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

2025-05-26 09:46  

原标题: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

生态宜居、活力四射的中心城区。记者姜伟摄

□本报记者王贺

投资50亿元的先导科技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去年8月开工,今年10月将进行设备安装;中心城区南部的黄庄立交改造工程去年7月开工,年底有望建成通车。如今,无论工业项目还是民生工程,德州处处一派火热建设场面。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殷殷嘱托、指路领航。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实干担当、锐意进取,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坚定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在天衢新区,山东有研艾斯目前可年产12英寸硅片120万片,预计年内产能有望增至180万片。

近年来,有研科技集团在德州累计投资近百亿元,布局七大“有研系”项目,涵盖大尺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等关键领域,成为我市乃至全国集成电路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柱。

国家战略从目标和空间维度标定了德州改革发展方位,赋予重大责任使命。作为山东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德州立足国家所需、德州所能,全力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机制化开展“融入京津冀∙央企德州行”活动,先后吸引39家央企国企、150多家知名民企前来投资兴业。仅2024年,全市就新开工京津冀过亿元项目154个,到位资金138亿元。同时,我们全力聚资源、聚要素,引进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连续2年翻番。

作为山东沿黄9市之一,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同样是德州的重要政治责任。

近年来,我们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近3年水利投资相当于过去10年总和,是历史上投入最集中的时期。

2024年启动的杨庄水库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全部工程量的三分之一。这一工程建成后,可使中心城区具备黄河水、长江水“双水源”保障能力。

“2024年全市水利投入达79.5亿元,今年我们将投资81.5亿元,实施重点水利项目62个。”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加峰介绍,目前全市“五横三纵千河畅、一泉百湖多库通”的现代水网格局已初步形成。

稳中有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在位于陵城区的蓝天纺织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端针织纱线面料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这条去年下半年建成投产的生产线,与原有设备相比,具有更高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且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以来,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功创建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连续4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数字经济百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目前,全市省级产业集群已达20个,高新技术企业实现2年倍增。

这边车间生产忙,那边风吹麦浪黄。

2024年,我市小麦继续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推广良种良法,并出台全国首部粮食生产促进类地方性法规,粮食生产加速由“高产创建”向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化升级。

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846.47万亩,较去年增加3万亩。当前,我市小麦已全面进入灌浆期,小麦群体适中,个体健壮,夏粮丰收基础牢固。

田间丰收在望,商场客似云来。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天衢新区的澳德乐时代广场客流量突破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同样在“五一”假期,乐陵影视城开门迎客,“锦绣唐园”、“唐人街主题园区”两个园区共接待游客23.61万人次。

去年以来,国家、省接续出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务实举措,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六大攻坚行动,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拉动消费34.4亿元,新增省级电商基地9个,乐陵影视城、夏津德影城启动运营,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凯德物流园等7个物流重点项目建成投运。今年以来,服务业继续保持旺盛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改革解难题,以开放促发展

5月20日,在禹城市济南二机床集团(德州)产业园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数字化工厂一期项目,订单已经排到今年年底。“原来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事项仅用1天就办完,我们一期项目仅用15个月就建成投产。”项目负责人武兴鹏说。

项目进展顺利,得益于我市推出的“高效开工一件事”改革。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审批服务,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13项审批集成办理,让“一堆事”合并成“一件事”。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52项建筑工程项目“高效开工一件事”的审批。

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过去一年,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彰显德州担当。

我市聚焦制约发展的关键部位持续发力,提升服务效能,仅2024年就高质量推动国办21项、省定3项“一件事”落地见效。同时,创新打造加装电梯、地热能开发等一批特色“一件事”新场景。

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过去一年,我们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优化制度机制,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我市接续推出的40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在营企业增幅居全省首位。今年谋划推出了33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进一步破解制约经营主体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

眼下,德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争分夺秒为海外客户生产硬质合金圆锯片。一张看似普通的锯片,却拥有10余项专利技术,效能比传统锯片高出3倍,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出口1000万元,生产订单已排到6月份。

去年以来,我市凝聚政企合力,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德州国际陆港在平原县正式启用,将出海口搬到“家门口”。目前,德州国际陆港服务半径已覆盖鲁西北、冀东南200公里范围,可为周边3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新的物流通道,年货物吞吐量达40万吨。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市商务局组织103家企业参展,3天时间意向成交200万美元。

记者从德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进出口总值136.7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额118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位。稳定增长的外贸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生活品质,夯实幸福之基

4月24日,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乐陵影视城盛大启幕。开幕式上,我们诚邀四海宾朋,畅游德风水韵的广袤平原,共赏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万千气象。

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文化与经济始终相互促进。过去一年,我市抢抓承办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机遇,扎实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一个个大项目带动下,德州非遗传承“活”起来,杂技、八极拳、运河号子从田间走向舞台,国家大剧院引进德州杂技精品剧目《山水国潮》,武城抬花杠、柳子戏、平原“牛斗虎”等非遗项目也被充分挖掘;地方美食“潮”起来,德州扒鸡登上“山东省旅游必购品TOP10”,“德州美食探源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85条“人间有味自在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文化“热”起来,大型舞台剧《禹城大战》在德州大剧院连演3场,收获好评如潮。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过去一年,德州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抓紧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实现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好、社保兜底更牢,以实干奋斗绘就美好生活德州画卷。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提升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入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A+序列,跻身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10%;我们努力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叫响“德颐养”品牌,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我们扎实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出城乡公益性岗位、稳岗惠企补贴、上调养老金等一批民生实事,全市人社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24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2025年,全市加力提效增进民生福祉,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新谋划民生实事19项,用心用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号角激荡人心。“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以昂扬姿态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编辑:陈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