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皮箱 30 多年的军功章
——一等功臣张安利的初心故事
□本报记者胥爱珍张晓航王子梁辰
德州一名老兵送给女儿的嫁妆近日火爆网络,那是一只棕色的小皮箱,里面珍藏着立功证书、奖章、纪念章。收到嫁妆的是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排长张晓悦,她的父亲张安利,是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退休干部。
“这么多年来,父亲从不向外人展示皮箱里的东西。”张晓悦说,没想到里面装的竟是他沉甸甸的记忆。
“相比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有什么资格拿着军功章去显摆”
1963年,张安利出生在乐陵市孔镇镇张文彩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1年参军入伍,1984年入党,先后当过通信员、副班长、班长。在边境作战中,张安利和战友英勇战斗夺回我方高地,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张安利荣立个人一等功。
1987年退役后,张安利将立功证书、奖章、纪念章还有和战友的合影等物品收藏在一个小皮箱中,放在了家里的隐蔽处,多年不曾打开。他的父母直到几年前去世时,也只是知道他在部队干得不错,不知道立功详情。
“相比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有什么资格拿着军功章去显摆。”谈及往事,张安利红了眼圈。从部队退役到工作岗位退休,30多年如一日,他无时无刻不在内心深处这样警醒自己。
战场上不怕牺牲靠的是信仰,和平时期奉献社会靠的是不忘初心
退役后,张安利被安置到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并服从组织安排到货币发行岗位工作,每天装卸款箱让他在战斗中受伤的左胳膊经常累得肿痛不止。对此,他都默默承受着,和同事一起工作时还经常冲在前头,挑重活累活干。直到3年后,领导发现了他的身体情况,为他调整了岗位。在这期间,张安利多次获评系统内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1996年在德州市人民银行系统内作了典型发言。
老同事于晓说,在大家的眼中,张安利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又可敬的人。
2020年,乐陵市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张安利主动请缨,到朱集镇李胡马村当了“第一书记”。进村前3天,他挨家挨户调研群众需求。听到很多群众反映因部分农田离蓄水池远导致浇水难问题,他立即多方协调,还发动战友捐款,为村里改善了灌溉设施,解决了难题。村民为他送上了一面锦旗以表感谢。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战场上不怕牺牲靠的是信仰,和平时期奉献社会靠的是不忘初心。”张安利说。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干,我还要继续发光发热”
在妻子和两个女儿眼里,张安利充满正能量。“要凭自己的奋斗赢得幸福”“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他经常这样教育女儿。
高考中,两个女儿都没有享受一等功退役军人子女加分的政策,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小女儿张晓悦从小就向往军营。2017年大学毕业后,已经当上老师的她又报名参了军,来到父亲当年所在部队。入伍后,凭借良好的军政素质,张晓悦获得大学生士兵提干机会,如今已当上了排长。
“他家的人都很厚道、上进,为人重情重义,在村里人缘很好。”张文彩村村支书王春华说,张安利热心助人、乐于奉献。2018年村里修路,他积极捐款;同村人有需要帮忙的事儿,他总会伸出援手;牺牲战友的父母,他经常过去看望。
今年4月,张安利正式退休了。“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干,我还要继续发光发热,为社会多作贡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