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社会
教育
旅游
学习
健康
图片
要闻
国内

义渡口镇——监测无死角 帮扶全覆盖

2025-07-30 09:49  

原标题:义渡口镇探索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帮扶新机制——监测无死角 帮扶全覆盖

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填写低收入人口审批表

“以前总担心家人生病就会返贫,现在政策好,村里帮忙申请救助,日子有了保障。”近日,陵城区义渡口镇马庙村困难群众马建国感慨地说。去年,他的妻子突发重病,高额医疗费让家庭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村干部主动上门,依据低收入人口“六表合一”精准认定机制(即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特困人员审批表、低保边缘户审批表、小额临时救助审批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审批表、动态监测户纳入申请表,合并为一张低收入人口审批表),迅速为他申请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缓解了经济压力。马建国的经历,是义渡口镇探索低收入人口统一认定、促进精准救助帮扶工作的生动体现。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为防止低收入家庭因疾病、事故、灾害等因素再次致贫,去年10月起,义渡口镇在全市率先开展低收入人口统一认定和统一救助帮扶工作。通过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多元救助等举措,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为困难群体兜住生活基本盘。

“自工作开展以来,共计走访摸排3210户9252人,目前全镇已有1699人享受低收入人口保障待遇,实现了应保尽保。通过探索低收入人口认定方式,强化救助帮扶,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镇党委书记孙丽苹说。

优化保障机制 明确谁来管

精准救助帮扶的高效落地,体制机制是关键“骨架”。镇党委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组织领导班子与业务骨干深入研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的重难点。针对部分困难群众可能因家庭成员突发疾病陷入返贫风险、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与帮扶措施如何精准对接等实际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经过多轮激烈讨论与反复论证,一套权责明晰、协同联动的低收入人口认定机制得以确立。

为确保帮扶政策落实,镇长牵头,协调民政、乡村振兴等多部门,构建分工明确的协作机制。乡村振兴工作站监测重点群体,民政部门精准兜底,残联帮扶残疾困难群众,人社部门助就业增收。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政策有效落地。

“对义渡口镇的超前探索,陵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安排区民政局进行业务指导。在市、区民政局指导下,该镇优化机制、整合资源,通过整合人员、政策、流程、服务,建立统一的监测机制和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准确识别帮扶对象,做到早发现、早核实、早帮扶。”陵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长亮介绍。

实行六表合一 探索怎么管

“没想到只交了一次材料,低保手续就办好了,如今政策好,办事效率也高!”今年4月,小马村困难村民张立换看到镇上发的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明白纸后,向村党支部书记表达申请低保意愿。在村党支部书记帮助下,张立换提交了材料。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收到后迅速研判,经审核,张立换属于六类低收入人员之一,工作人员一次性为其办好手续。

义渡口镇革新工作模式,探索高效管理路径,打破部门壁垒,消除沟通障碍。镇上深度整合民政、乡村振兴工作站等部门资源,梳理申请条件与政策内容,简化归并后制作宣传页。通过线下在各村宣传栏张贴、集市发放,线上借助镇政府公众号、村民微信群推送。原本六类低收入人员(即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特困人员、低保边缘户、小额临时救助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动态监测户)各有申请表,现整合为一张低收入人口申请表,多部门20多张表格精简至5张。

同时,该镇秉持“减时限、简材料、减流程”原则,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变“多头办理”为“一窗受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对窗口人员全方位培训,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窗口收到材料立即初审,按群众诉求填报“六合一”申请表。各部门限时办结本部门业务,非本部门业务内部快速转接并容缺办理。如今,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70%。

陵城区民政局局长赵梦龙表示,义渡口镇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民政大救助工作站、乡村振兴工作站、残联等多部门协同,采用一套表申请与统一流程办理模式,避免重复工作,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动态监测六类低收入人员时,能全方位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整合社会力量 实现管得好

社会力量是民生保障的“源头活水”。义渡口镇全力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用于低收入人口保障工作,让困难群众得到更有力的帮助。

义渡口镇整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力资源,搭建主动发现网络,排查困难群众。同时,借助大数据平台,融合多部门数据,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面对因病、意外返贫等复杂情况,义渡口镇充分利用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多部门“会诊”,精准制定帮扶方案。今年4月,社区网格员走访时发现北小高村残疾人高双双因就业困难造成生活拮据。上报后,镇民政、残联、妇联、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多部门组成走访团队,上门“政策会商”。民政帮其申请补贴,残联提供康复服务与辅助器具,妇联和乡村振兴工作站助其筛选岗位、参加培训。如今,高双双享受多项帮扶政策,还当上了“网络客服”,生活有了新希望。

编辑:于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