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高振良——小调料做成亿元产业

2025-03-01 16:39  

山东鼎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振良——小调料做成亿元产业

鼎味食品自动化生产车间

展示产品

高振良(右)与科研人员探讨升级配方

□文/图本报记者刘潇赵鑫玲本报通讯员韩哲

从一名北漂打工族,到年产值过亿元企业的经营者,这一干就是近30年。

他就是山东鼎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振良。说话带一点东北口音,三句话不离他的调料。他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己算不上调味品行业的行家,但一直用匠心经营,做好每一件产品,力求精益求精。

卖调料转变为做调料,看似普通的转身,满载了一个创业者的人生百味。“从北京到德州,这条路走起来是累的,走下来是值得的。”高振良贯彻的发展理念是诚信踏实、对标优秀、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如今,他创办的公司致力于标准定制化服务,与雀巢、太太乐、联合利华、海底捞、草原红太阳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牵手”,产品涵盖炒菜调料、火锅调料、西式调料、坚果调味料等几百种复合调味品,今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5亿元。

只身一人闯京城——创造月销售额400万元的纪录

1973年,高振良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从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19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后只身前往北京闯荡。

步入工作岗位的首份工作是调料销售,初出茅庐的高振良表现出了销售天赋,不到3年时间从业务员一跃成为合伙人。在他看来,这与时运和勤奋密不可分。

当时北京涌现了很多大型超市连锁店,高振良骑着自行车跑遍大街小巷,一家一家拜访,一天在外面足足待12小时。起初,他没勇气直接谈业务,就默默帮助主管干杂活,久而久之,大家对他印象越来越好。一次,他鼓足勇气将产品推荐给了一家超市,并提出了陈列货品的见解,主管被他的踏实肯干、创新思路吸引,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不曾想,他摘得了调味品的月度“销冠”。

自此之后,高振良相当于获得了“通行证”,跑过的超市都愿意为他设置固定展位。他开始在展示陈列上下功夫,想选用有机玻璃柜立体展示,但由于成本高,便以一家超市试点,自掏腰包找家具厂定做。布局到展区后,因别具一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单日产品销量增长了300%。

通过细节改变、诚信协作,高振良布局货品的几十家超市,创造了单月销售额400万元的纪录,占全公司业绩的四分之三。他的名字也在超市圈逐渐传开,一些新兴超市主动寻求合作。后来,公司决定将他纳入合伙人。成为股东后,他不必起早贪黑跑市场,还轻松月收入过万元,可他不甘于满足现状。

2002年,他选择自立门户单干。一开始延续以往模式,为主营品牌做代理,供货给各大超市,承接了伊顺、周君记、毛哥等多家品牌的产品。在经营过程中,他嗅到了新商机,转型为品牌运营商,负责营销策划、管理经销商、分销产品,全权运营品牌方在北京的一切事宜。

奥运订单催生转型——看重德州自建70亩生产基地

与品牌深度绑定后,2005年,高振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北京诚丰合润贸易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运营5个合作紧密的品牌,以最低价拿到出厂货源,按需分给片区经销商,为品牌节省了大量市场运作的费用。

“我们介于代理与工厂之间,相当于品牌方的北京办事处。”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业务模式日渐成熟,公司站稳了脚跟。但高振良奋进的脚步并未停止,2008年,他运营的调料品牌成为奥运场馆的产品供应方之一,场馆内禁止明火烹制,只能使用预制食品,这让他看到了中餐标准化的前景,“单一品类供应带来诸多不便,如果能够按菜品需求,进行标准定制化生产,就非常简便高效,还降低成本、避免浪费。”高振良说。

敢想就敢干,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后,高振良找到运营的呷哺呷哺品牌,双方商议先以麻辣火锅底料、酱料等市场饱和度高的产品做尝试。他找到了经常合作的重庆周君记火锅代工生产,很快,第一批次2000箱成品生产完成。发往呷哺呷哺全国各大经营门店后,市场反馈一度火爆,品牌方当即又下了1.2万箱订单,还叮嘱他随时储备6000箱存货。

一时间,高振良在调味品市场名声大噪,摸错门、黄记煌等知名品牌纷纷主动找上门下单,单靠代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2013年,他接受了一位资深前辈建议,打算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经过考察,他被德州天衢新区的交通优势、营商环境吸引,当即拍板买下70亩土地,山东鼎味食品有限公司应时而生。

自建工厂绝非易事。面对复杂的大工程,高振良没有丝毫畏难退缩,他频繁前往一流食品企业参观学习,并向建筑设计专家虚心请教,自己绘制工厂图纸,施工期间,不分昼夜盯在一线,每一处细节设计都亲力亲为。

2015年,鼎味食品德州工厂竣工,随着行业先进设备陆续购入,工厂步入试生产阶段。

从“作坊生产”到1500个定制标准——

用一流工艺“炒”出过亿元产值

有了工厂,业绩能否扶摇直上?答案是否定的,初期,公司销售业绩并不理想。“不是因为拿来的订单少,而是来了订单我们生产不好。”时至今日,高振良想起当年的场景仍很痛心。

看着装满二三百公斤原料、价值近2万元一口的大锅,工人们因害怕出错不敢轻易炒制,不精通生产的高振良,只能自己上手,研究生产工艺、摸索设备特性和操作技巧,带着工人一起干。那段时间,他的生活被生产和经营各项事务填满,每天睡眠时间仅四五个小时。

凭借这份执着和钻研,他对生产车间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他注重细节、严把品控,研制出了固定的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销售收入不断攀升。2019年,鼎味食品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企业发展自此步入快车道。

“开始以为没漏包、没变质就是好产品,后来才意识到食品规范的重要性、技术指标的严谨性。”高振良在摸索中逐渐认识到,光靠“土方法”和“蛮力气”行不通,必须与大厂名厂深度合作,制定业内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尽快形成智能化、自动化一流工艺水准。于是,他继续拓宽“朋友圈”,不仅与海底捞等国内知名品牌达成合作,更是“牵手”联合利华、卡夫亨氏等国际品牌。

2020年,鼎味食品二期自动化生产车间投用,车间内配备了20条自动化生产线和12条智能机器人生产线,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日最大产能达3万箱,足以满足订单繁忙时的生产需求。2024年,公司合作的知名品牌达20余家,草原红太阳看重发展示范效应,直接注资入股,公司年产值达到了1.5亿元。

眼下,走进鼎味食品,“打造全球酱料ODM生产基地”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厂区环境干净整洁,厂房里机器轰响,员工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各处都井井有条。“目前,我们生产研发的标准化文件有1500多个,未来将探索出更多,这是我们服务大厂的底气和自信。”高振良认为,“一个企业,没有探索,就没有发展,没有技术更新的探索、发展路径的探索、营销渠道的探索、生产工艺的探索,就不会走出一条特色的品牌之路。”

从无知无畏到学无止境,闯荡半生的高振良,还会与调味品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他坚定地回答:不忘初心,向着百年老企的目标出发!

编辑: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