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黎明街小学心理咨询室主任田秋红
很多家庭中,爸妈为了严格教育孩子经常是,发现错误就严厉批评,看到不足就马上指正。孩子为了避免指责,就越来越不敢做事了。因为每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即使爸爸妈妈不说,心里也总是回响起指责的声音,就非常难受。比如:课堂提问的时候,有的孩子觉得会回答就抢着举手,但上来就答错了,被老师和同学纠正。本来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孩子就觉得非常难堪,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
还有的孩子遇到问题不敢主动问老师,怕老师说他课堂没听讲,甚至跟同学发生摩擦也不敢告诉家长,怕惹来各种麻烦。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跟他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孩子你勇敢点。”这种话其实只会贬低孩子,让他觉得就他自己害怕了,别人都不怕,他这个怕还挺傻的。他嘴上无话可说,但是会把恐惧感压抑在心里。实际上,恐惧感被隐藏起来反而会变得更可怕,容易引发诸多问题。
所以,当孩子说他觉得怕的时候,我们要相信他是真的怕。我们可以这样去引导:“你怎么应对害怕的?讲给妈妈听,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当他讲出来后,我们就理解了他,就知道怎样去做出改变。比如,一个孩子听到爸爸说单位不景气就觉得很可怕,他担心一家人的生活会变得困难,爸爸听到这句话以后,就告诉孩子:“单位这两年不景气,家里面可能会有一点经济上的困难,花钱要略微克制一点。但是没关系,现在情况已经好转了,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的。”
困难发生了,我们要承认有这样的困难,同时告诉孩子怎么去解决,孩子听完以后就放心了。原来家里有这样的困难,需要一起面对困难,他就不会再吵着买东西,也更愿意帮爸妈做点什么。一家人共同面对困难的经历,反倒让孩子对家庭有了融入感、责任感。把恐惧变成了一种渡过难关的力量。
再比如,孩子在学校里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交流感受。“你对老师是什么感觉?你是怎么想的?如果问了会是什么情况?不问老师可不可以去问同学?去查阅资料自己找答案?”在孩子自己探索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他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勇敢,因为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会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