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鸳鸯织就欲双飞——赏宋词《九张机》

2020-04-10 09:43   德周刊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恹恹无语,不忍更寻思。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尾,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这首宋代无名氏的词《九张机》所描绘的,是一位丈夫久不归来、翘首企盼的闺中少妇形象。几番品读,颇多感慨。
  古往今来,多少豆蔻少女憧憬自己的未来,想象与自己举案齐眉的那一位是何等风流倜傥;多少闺中少妇,憧憬着幸福,期盼相夫教子一辈子。然而,可叹韶华难留,流年蹉跎,一片痴心错付。多情比不得薄情,只好织成一片凄凉意。
  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呕呕轧轧,织锦少妇把自己玲珑剔透的心思全部一针一线地织进了华美的锦缎中。但是她自己的人生,却不如锦缎那般流光溢彩。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等明白了什么才是愁,却又那般痛彻心扉。春风久不归,巧思何人知。流光飞逝,一针一线织成的回文锦字,付与了谁?又更与何人说?除了可悲可叹,还能说什么呢?丝丝含情,缕缕含怨,闺中少妇的哀怨凝愁,化成一缕缕的丝,想缠住丈夫的心。只可惜,终是薄情自古多离别……“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我想,若是织女活在当下,她或者可以凭自己的才华活得异彩纷呈,或者凭自己的聪明能干在职场活得风生水起,又或者凭自己的巧手,做一名“大国工匠”,再不济,安安稳稳地到最后相夫教子,儿孙满堂,也是很好的。不受任何人的拘束,拼自己的未来,搏一个花团锦簇的人生。只是可惜,她错生了年代。
  前秦窦滔之妻苏蕙,织锦为《璇玑图》回文诗,以赠其夫。只因丈夫在外面找了小妾不肯回家,苏氏万般无奈,只得历时3个月,做了这一幅回文锦字。在一块锦缎上绣上841个字,纵横各29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且句句不重复。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玲珑心思,甚是绝妙。窦滔看了以后,深感妙绝,因而具车,以盛礼迎苏氏回到汉南,倍加恩好。世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但其实,这样一个玲珑七窍心、才华盖世的女子,挥洒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去挽留一个渣男,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恹恹无语,不忍更寻思。 ”与其这样的表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学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