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角经济”成“致富盆”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通讯员徐英俊张莹莹
“今年咱这13亩扶贫西瓜效益很好,见钱了,今天叫大家来,咱们是要分红……”6月26日,齐河县胡官屯镇陶庄村党支部书记陶向东在党员活动室给正在为村里的贫困户们分发扶贫西瓜收益。“所有的花项全部是村集体的,我们光下个力,种了二亩半西瓜,领了5000块钱,挺高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陶明山高兴得合不扰嘴。
一年收入三季分三次红
据了解,胡官屯镇陶庄村共有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5户具备劳动能力。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探索长效扶贫机制,陶庄村去年对村内的宅场荒地和边角地块进行了集中整平开垦,并单独拿出其中的13亩地作为扶贫地块,让该村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负责日常种植管理。“今年这茬西瓜亩产6000斤,西瓜价格平均八毛钱一斤,1亩地收入4800块钱,除去投入每亩地1300块,剩余3500块钱给贫困户的分红是每亩地分2000块,村集体落1500块。收了西瓜之后,咱接着要种香菜、芹菜、胡萝卜、白萝卜,还有白菜,菜收了之后,再循环种面条菜、野菜,咱贫困户一年能收入三季,分三次红。”陶向东说。
为充分调动贫困户的劳动积极性,陶庄村党支部积极吸纳贫困户参与扶贫果蔬产业种植管理,扶贫地块种植成本全部由村集体承担,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益,同时,增强了贫困户自食其力、自主脱贫的信心和能力。“咱村的这种经营方式,一年能收益三季,贫困户通过自己劳动分红,精神头儿也越来越大。扶贫先扶智,让贫困户长志气、有志气,自己下力、自己挣钱、自己脱贫。”陶向东说。
家门口打工一天挣40元
在陶庄村通过发展“边角经济”,提振贫困户增收信心,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同时,该镇的马集村也根据本村扶贫工作实际,建起了扶贫小菜园。与陶庄村不同的是,马集村主要通过岗位扶贫的形式助推脱贫攻坚。“我们村有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儿。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村里利用边角土地,集体出资种植了小拱棚蔬菜,让他们在这里打工挣工资,贫困户一年打工能拿到4000块钱。”胡官屯镇马集村党支部书记李本银说。“搞这个扶贫菜园,就是让我们贫困户在这里打工挣钱。像我这样的出去打工没人用,在这里干点轻松活儿就可以了,一天40块钱多好啊!”马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善平感慨地说。
唤醒闲散地促脱贫增收
近年来,胡官屯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党委政府抓全局、服务中心抓支部、支部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党支部的力量发展产业实体,积极吸收贫困户加入,构筑扶贫长效机制,形成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新体制,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我们通过闲散地块和沉睡资源再利用,让全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参与进来,促进他们脱贫增收。同时,以产业振兴为依托,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村集体增收等各项工作统筹考虑、同步推进,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胡官屯镇人大主席彭学猛说。“陶庄村、马集村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扶贫先扶志这个特点。他们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既送温暖又送志气,还搭建平台,让贫困户通过双手劳动,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切实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齐河县扶贫办主任崔进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