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难忘1964——运河两岸稻改忙

2019-07-08 09:44   德州新闻网  

张明福

德州处在缺雨少水的干旱地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沿运河两岸却借助运河水搞过种稻试验,结果找到了治理盐碱地的灵丹妙药,意外获得了大丰收。正当人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运河河道开始出现干涸,德州的稻改也随之“胎死腹中”。

近似神话的“稻改”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粮食作物。但是,德州古代是否种植过水稻,目前仍是无从查考。查遍德州历代志书,均无稻作的记载。因本地属大陆季节性气候,十年九旱,水源奇缺。旧社会,劳动人民不太可能开发水利资源灌溉土地来种植水稻。据李德仁主编的《德州市农业志》记载:德州市开始种植水稻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1961年到1964年德州市连续遭受涝灾,全市形成盐碱涝洼地8.5万亩,历年都是春碱秋涝,农田出苗率低,庄稼成熟时往往被水所淹,导致产量很低,有的地块甚至出现撂荒现象,本应上缴国家粮食的农村不得不靠国家的统销粮度日。1964年,德州市委、市人委根据当地雨水偏多且运河水丰的实际,做出在运河两岸试种水稻的决定。

当年,陈庄、于官屯、二屯、二十里铺、长庄、曹村等六处人民公社的三十六个大队改种稻田9694亩,包括春稻4560亩,夏稻5134亩。其中陈庄公社十三个大队种植水稻3397亩,于官屯公社五个大队种水稻1816亩,二十里铺公社六个大队种植水稻1330亩,二屯公社五个大队种水稻2050亩,长庄公社五个大队种水稻676亩,曹村公社两个大队种植水稻425亩。张庄、芦庄、杨庄、七里庄、于西等大队是种植水稻的先进典型,分别种植了599亩、812亩、750亩、400亩、650亩。

但有的村干部对种植水稻有抵触,担心种植水稻占用劳动力多,有的担心用肥太多负担不起,还有的担心旱时浇不上水白忙活等,如丰北村计划种植800亩,后来保证500亩,实际种植了400亩。七西村还把分配给稻田的化肥饼肥故意施在旱田里,魏庄村的妇女甚至背后谩骂催促种植水稻的脱产干部。

在张庄开展种稻试验

为了将水稻种植好,中共德州市委与市人委采取边实验边推广的战略,即选择部分积极性高的大队做试点,然后用试点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

当时选择的试点大队为陈庄公社的张庄、陈庄、李庄三个大队。由当时的农业局副局长吴泽恩带领水利技术员蒋风泽、农业局技术员赵永和、陈庄公社党委书记田福润,组成水稻种植试点组。

张庄大队位于现国棉厂以西,由于其村多为盐碱地,不利于旱田庄稼成长,玉米和小麦收成都有限,吃饭问题一度困扰着当地农民,所以干部群众都对稻改工作充满希望。尽管水稻种植比较麻烦,需要平地、插秧、灌排水等,但由于收成有保障,所以当地农民很积极。负责技术工作的赵永和便跑天津、进济宁,虚心吸取稻区种植经验,“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从整畦、育秧、移栽到生育期的管理,他都是亲自下田为社员做示范,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还请来天津四合庄的卢宪章、刘岗林两位农民技术员作指导,使水稻种植技术得到迅速推广普及。当年水稻获得了好收成,460亩大田水稻收了24万斤,单产达240斤,百亩丰产田单产达到800斤。连续吃了七年统销粮的村,一跃变成了馀粮村,向国家贡献稻米10万斤。

当然,其它公社和村庄也都取得了水稻大丰收。据《1964年山东省水稻栽培技术经验汇编》记载:芦庄村——运河东岸的德州芦庄大队,1964年改种水稻780亩,亩产273斤,由缺粮变馀粮,初步改变了盐碱涝洼地的面貌。

与之相配套的进排水网络和电灌设备有了基础。六个公社专门安装和利用的电动机35台,功效980千瓦,水泵35台,功效984千瓦,变压器26台,功效1420千伏安;沟渠畦田形成了干、支、斗、毛四级渠道和专门排碱沟。仅二屯镇于1963、1964两年,修建水渠50公里,闸、桥、涵1000多座,扬水站6处。

为进一步扩大稻改工作的成果,1964年底,市委、市人委作出将明年水稻种植扩大到六万亩的决定。

举办水稻技术训练班

1964年秋,市政府组织考察团赴南临沂东张屯村参观学习,并责成市农业局举办水稻技术训练班,共培训水稻技术员600名。当地种植的水稻,多为北方稻种,主要品种有:银坊、水源三百粒、南特、黄壳早、叶里藏金等。主要产地在二屯、长庄、陈庄、于官屯几个公社的洼地。技术员赵永和根据试点经验编写出一万多字的《水稻栽培技术》,于第二年春以这本书作为教材,在全市水稻技术训练班上学习。这本书并作为资料交换,发至全地区各县。由于我市稻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渤海区水稻技术协会的重视。因此,1965年,赵永和应邀参加了第二十三届渤海区水稻协作会专家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德州市水稻生产中的一些经验,受到与会专家的重视。

1965年,德州地委为了在全区推广水稻种植,在二屯成立德州地区水稻学校,这是第一个科学技术推广学校,为全区培养水稻种植科技人员40多名。

邀请专家对水稻生产把脉

为了发现和解决洼碱稻田水稻栽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由省农业厅和省科协出面,邀请了参加第二十三届渤海区水稻技术协作会议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沿岸国营农场的水稻专家和山东农学院陈希凯教授,于1965年9月23日来德州,对二屯、陈庄两个公社的水稻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并且由专家和教授在我市社队干部会议上作了有关水稻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报告。

会议认为,德州稻改盐碱地,充分发挥水能淡化盐碱的作用,找到了一条治理盐碱涝洼地的正确路径。德州市稻改工作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并对进一步加大水稻种植提供了若干建议。

取得丰硕成果后戛然而止

陈公堤口村水稻种植技术小组成员之一的张树森,对1964年、1965年两年该村在大堤西洼地种植水稻印象最深。据他回忆,特别是1964年夏、秋两季,德州连降暴雨,粮食除了村西堤下的洼地水稻田没有受灾,村东南堤上的田内几乎颗粒无收。当时,全村三个生产队,一队和二队种植水稻各100多亩,三队种植200多亩。陈公堤口村共种植水稻400余亩,平均亩产到了400多斤,在当时德州市是独一无二的创举。他说,“多亏了那两年水稻丰收,否则我们村那两年就得挨饿。”

据李德仁《德州市农业志》载,1965年德州市水稻种植面积达5万亩,占德州市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9%,该年稻谷总产1312.6万斤,占德州市年粮食总产量4215.8万斤的31.1%。

正当大家信心满满,准备迎接水稻大面积丰收的时候,先是德州运河的水逐渐枯竭;又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德州的水稻种植就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据1985年《德州市水利志》记载:“水稻连续丰收三年后,因运河水源陆续减少,水稻面积也逐渐退缩,直至1971年,郊区才没有了水稻田。”

(本版图片由赵永和提供)

编辑:崔光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