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莹
个人简介
朱殿封,1955年9月生于乐陵市丁坞镇(原杨盘乡)纪家楼村,中共党员。 1972年开始从事文字工作,曾在乐陵县委宣传部、德州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6年5月起任《大众日报》记者、高级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来,采写的新闻作品荣获“全国好新闻”“华东九报头条好新闻”“山东省好新闻”等奖项。 1995年被授予“山东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荣誉称号。出版《走进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古镇杨盘》《一路走来》《乡村里的二十四节气》《燃烧吧,冀鲁边烽火!》《一位记者眼中的德州四十年》等书。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冀鲁边区抗战英雄们,70多年过去,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你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依然是——活着的英魂。 ”在今年5月11日《大众日报》的“红色记忆”栏目中,朱殿封以铿锵有力的语言,续写着冀鲁边区英雄史诗。
2015年2月至今,《大众日报》已陆续推出朱殿封撰写的30个整版报道,宏大而详细地再现了冀鲁边区可歌可泣的革命战争岁月。那段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在他的笔下,流淌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动人心魄。抗日英烈马振华的长孙马新义说:“写我爷爷的那一篇文章,我看一次流一次泪,每一次读完,都泪流满面。 ”
倾注心力书写抗战
朱殿封,1955年生于乐陵市丁坞镇(原杨盘乡)纪家楼村。他从1972年开始从事文字工作,曾在乐陵县委宣传部、德州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自1986年起任《大众日报》记者、高级记者至退休。
家乡乐陵当年是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朱殿封是听着抗战的故事长大的。“冀鲁边区是‘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这片枣香弥漫的热土,曾哺育了多少英雄儿女,埋下多少烈士忠骨,根据地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由于以往挖掘、宣传不够,众多事迹正在被时间慢慢尘封。 ”朱殿封说,长久以来,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如果有人能创作出反映冀鲁边区抗战的高质量作品,就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那段历史。然而,关于冀鲁边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屈指可数,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仍然散落于各县市区的史料和人们的零星记忆中。朱殿封曾经尝试写,但总觉得力不从心,因而迟迟没有动笔。
2015年初,《大众日报》开辟“大刀进行曲·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朱殿封抓住时机,下定决心动笔。当时,他临近退休,将这次写作经历比作“流星坠落前最后一道闪亮”,倾注了一名党报记者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他确定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当年冀鲁边区军民抗战史实,告慰先烈、激励后人。
深入挖掘再现历史
首篇《马振华:冀鲁边区的母亲》在2015年2月刊登后,朱殿封初步理清思路,确定了3项主要写作内容。一是重要人物:冀鲁边区抗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英烈;二是重要事件:八路军创办军政干部学校、《烽火报》创刊等;三是重要方面:工农商学兵、少青妇、统一战线等。除此之外,再写两篇大综述:揭露日寇“三光”政策、奴役中国人民的罪恶事实;讲述冀鲁边区人民和普通战士不怕牺牲、英勇抗战的事迹。这个框架基本涵盖了冀鲁边区抗日斗争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全景图。
“写作抗战报道,是一个走近历史、还原真实的过程。我要求自己必须对历史负责,对当事人和事件负责,对后人负责,做到事实真实、表述准确。 ”朱殿封说,这是贯穿他写作始终的原则。
为了准确把握当时的抗战政策,他一边写稿,一边认真学习《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重要文献,努力站在当时的背景下审视历史,提升抗战报道的历史现场感,保证总基调不偏离。
围绕所写的人和事,朱殿封从20多个县市区搜集来的有关书籍资料中,从上百个网页中,从知情人口中,最大可能地将星星点点的资料汇集、记录下来,进行比对、辨析、求证,最后筛选素材,精炼事实,形成初稿。
虽然报纸整版所需文字不过8000字,但是朱殿封的每篇初稿平均字数都在1.3万左右,最长的近1.8万字,在此基础上删减、打磨。他每写一篇,都想方设法地核实文中涉及的时间、区域、地名、村名、人名,对原始史料仔细推敲求证、纠错校正。他说:“这样反复求证,是为了确保事实真实准确,对得起先烈。 ”
至2015年10月28日,随着第15篇报道见报,这一年的抗战报道写作计划如期完成,见报文字总计12万余字,图片45幅。
也是在这年10月,朱殿封正式退休。他本想休整一段时间,来年春天再将这一系列报道整理结集。就在退休前10天,他的旧疾膝关节炎复发了,鉴于以往医治膝关节炎的漫长经历,他改变了原来的打算,边治病边动手整理。
在如何结集上,有一个问题让他思索良久。受报纸版面所限,刊发时每篇文章都删减了许多史实,如果只录入报纸刊发文字,那么不得已被舍弃的史实,不知何时才能面世。经反复思量,朱殿封决定将整理好的史料,以“编余拾零”的方式,附录于每篇见报文章之后,以供研究冀鲁边区抗战历史的同志参考。
2016年元宵节这天,朱殿封整理完成全书,此时窗外传来锣鼓声、鞭炮声,他想起为国赴死的抗日英雄将士,想起给予他鼎力支持的领导、同事,想起不辞劳苦寻找资料、提供线索的同志,想起由此结识的英烈后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至此,几十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他将这本书定名为《燃烧吧,冀鲁边烽火!》,于同年6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秉持信仰续写传奇
“我是一名党报记者,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善始善终。 ”这是朱殿封心中一直秉持的信仰。退休之后,他从未懈怠,依旧笔耕不辍。
朱殿封情注冀鲁边区革命历史,继续写作冀鲁边区故事。他以抗日战争为节点,将冀鲁边区革命斗争史实报道向两头延伸。向前,延伸到冀鲁边区自有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为起点;向后,延伸到解放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这样,由原来写冀鲁边区抗战史实一个横断面,变为写冀鲁边区革命斗争史实一条纵行线,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冀鲁边区的革命历史。
两年多来,朱殿封在《大众日报》相继刊登了反映冀鲁边区早期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北国之强”张隐韬》《刘格平:冀鲁边区播火种》,反映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的《你们将永载民族解放史册》《为了共和国的明天——南下,南下》等15篇文章。朱殿封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刻画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为冀鲁边区革命斗争历史立传,为人民立传。
写稿,对于朱殿封来说,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神圣的事业。他多年来有个习惯——每天下班走路回家,很多文章的结构、标题,都是走在路上想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公交车只通到县城,朱殿封经常到县里借辆自行车骑着下乡采访。为了撰写《在第二次腾飞的起跑线上——德州地区农村纪行》这组系列报道,他连续18天跑了6个县、30多个乡、30多个村,完成了调查采访。他的脚步遍及城乡,采写的新闻真实确切、有血有肉。他的报道多数写基层事、平凡人,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展现德州经济社会的新变化、新成就。
40多年来,朱殿封发表了2500余篇新闻作品。去年,他精心挑选了86篇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消息、通讯、调查文章,收入《一位记者眼中的德州四十年》一书,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这些新闻在当时都是有新意的事实和典型个人报道,历经多年沉淀仍具现实意义,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德州40年前进的脉络。
关于出版这本书的初衷,朱殿封说:“很荣幸成为德州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参加者、报道者。我想力所能及地为德州留下过往所掌握的资料、史实,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告诉人们,保留这段历史记忆,为时代留痕。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过去,珍惜当下,继往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