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千古诗心系风筝

2019-04-11 14:38   陵城报  

任洪明

“千古诗心三绝美,柔情万千系风筝。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钟情于风筝,争相吟诗赋词,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妙笔佳作。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南宋大文豪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十分生动。唐代诗人高骈听了天空风筝上发出的“空中仙乐”后,当即挥毫赋诗一首:“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诗中描绘的则是风筝的美妙音响,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绕于耳。

放风筝作为一项有趣的户外活动,最受少儿的追捧。“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朝诗人高鼎笔下的一首《村居》,就形象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们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佳作:“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几个孩子的风筝放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天真顽皮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明代诗人徐渭是个“风筝迷”,他写了30多首咏风筝诗,其中两首最著名,其一,“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其二,“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诗中把琳琅满目、造型奇特的风筝及飞向高空时的风采,描述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怀潍县》,读来有一种花团锦簇的热闹:“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无数风筝漫天飞舞,女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比蝴蝶还美丽。这首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当时放风筝的美好场景,风筝和少女与春天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横空欲纵又遭擒,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 ”郭沫若的《咏风筝》,构思精巧,意境优美,借物喻人,读后回味无穷。

清代有两位女诗人还把断线风筝刻画得绘声绘色,韵味十足。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读来耐人寻味,情趣盎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则以断线风筝为谜底制作了一条灯谜诗:“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称得上是一个绝妙佳谜。

又是一年醉春烟。阳春之季,徜徉在诗词瀚海里放飞风筝,放飞一份美好的心情,好不快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