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思福一家人在德州小有名气,但凡有人提起,都会问一句:“他家9个‘洋娃娃’还好吧?”所以,“余家”以“美国人”和“九个孩子”为“特点”,8年时间扎根德州,说流利的中文,吃三鲜馅的水饺,交当地的朋友,“余家人”俨然已被“德州化”,深受人们喜爱,也同样爱着这里的人们。
被中国文化吸引,夫妻二人同来德州
12月6日,记者见到外教余思福时,他正和妻子张凯茹以及9个孩子忙着录制《圣诞节课》的相关视频。“我们把视频上传到网络,大家可以一起学怎么过地道的圣诞节,包括怎么做饼干、怎么唱几首英语圣诞歌、怎么讲圣诞故事,让孩子在参与中学好英语。”46岁的美国人余思福对记者说。
说起和中国的缘分,余思福满脸兴奋。早在1998年的时候,余思福在大学里和妻子张凯茹结识,由于岳父和岳母在张家口的一所大学担任外教,妻子曾在中国生活了8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她的影响下,余思福渐渐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从美国远赴中国留学,并在上学期间考取了英语教师资格证书TEFL。
2010年5月份,已经熟练掌握汉语的余思福和乐陵的英华双语学校正式签订合同,当了一名外教老师。随后在2014年又应聘到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德州英汉双语学校,负责教授一到三年级的学生。
融入当地生活,德州给予诸多便利
在德州工作和生活的经历,让他和家人越来越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丽和民风的淳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知不觉间爱上了这座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并存的城市。“德州的环境非常好,马路很宽,走出家门几十米就有小公园,朋友们对我们都很照顾。”余思福高兴地说,他很喜欢这个北方的小城市,生活节奏慢,很适宜生活。如果有可能,他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养老。
2012年,余思福在乐陵当外教时,打算考驾照,但是外国人在当地不能考驾照,后来在当地交警、外事等部门配合下很快考取了驾照。
2014年下半年,余思福遇到了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根据相关规定,“外国文教专家连续在华工作一般不得超过五年,再次应聘来华工作须在两年以后”。余思福说,他很喜欢德州的这份工作,不愿意离开德州。德州市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积极向省级外国专家管理局进行申请,争取政策支持。
目前,这个问题已解决,余思福可继续留在德州从事外教工作。
作出突出贡献,获外国专家友谊奖
“我们这个家庭很和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养了这么多孩子,生活压力一定很大。在我和妻子看来,他们都是上天给我们的小天使,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员,而且是我不断工作、快乐生活的动力。”谈到家庭,他的脸上总会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谈及家长是否应该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时,余思福表示,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希望孩子快乐地成长。他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双语学校授课时,组建了国际幼儿班,研究专门的教材,帮助一到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喜欢上英语,掌握真正的美式英语发音。“因为我是9个孩子的父亲,我更了解如何与孩子交流。我了解的很多中国家庭现状是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家长都围绕孩子转,这其实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余思福表示,在教学的时候他会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孩子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因在推动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市政府还授予余思福首届外国专家德州友谊奖。余思福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扎根德州,为德州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为进一步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努力。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焦丽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