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德州市5年化解行政争议5835件

2025-05-27 10:05  

原标题:我市创新府院联动、跨区管辖机制,行政审判更科学公平有效——5年化解行政争议5835件

□本报记者王露 本报通讯员郭涵 袁婉琪

5月16日,一份沉甸甸的司法答卷提交至德州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的审议席。《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理一审行政案件4567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268件。2024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有效化解金融不良资产债权29.75亿元,盘活存量资产7.89亿元。

分组审议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同志认为,全市法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在推动行政争议化解、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助力法治德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筑牢营商环境“法治堤坝”

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涉企行政诉讼案件关系企业生存发展,更需慎重。市人大代表、企业家刘辉东建议:“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妥善化解涉及企业的行政争议,共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法院的裁定不仅洗刷了企业污名,更稳住了客户信心!”某食品企业负责人提及禹城法院驳回非善意投诉案时难掩激动。这份“法治定心丸”的背后,是德州法院对涉企案件的精细裁量——从协助外省法院化解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的蜜胺专利侵权案,到妥善处理我市某公司标的额10亿元的行政案件,筑牢了营商环境“法治堤坝”。

端口前移“一案解多案”

监察司法委委员、律师代表艾民建议:“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将实质化解争议贯穿行政审判全过程,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与政通人和。”

全市法院坚持依法裁判和协调化解相结合,强化“如我在诉”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全市各县市区均建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

“法院联合多部门制定的补偿方案,让我们心服口服。”某村49名村民在征地补偿争议化解后感慨。这起征地补偿争议的成功化解,不仅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还以“一案解多案”,为解决同类纠纷提供了可复制方案。

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

有的委员建议:“积极推进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提高出庭应诉实效,打造府院联动多元化解行政争议的德州品牌。”

在市法院审理的一起房屋行政征收案件中,某县分管副县长积极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在庭审中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当事人当庭主动撤诉,案件圆满解决。

“负责人出庭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质性解决问题。”近年来,府院联合召开联动联席会议,在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推动多层次系统性联动。建立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常态化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年100%,走在全省前列。

跨区管辖打破“诉讼主场”

在调研中,有人大代表提到:“要创新方式方法,使行政审判更加科学、公平、有效。”

为破解行政审判“案多人少”问题,市法院在全市范围内划分三个片区,开展“以当事人选择管辖为主”的行政案件跨区划管辖试点,近3年试点收案784件,占全市收案总数的30%,满足群众对诉讼公信力的期待。

分组审议时,委员们提到:“法院要着力培养既精通相关法律、又熟悉行政领域法规政策的专家型、复合型人才。”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加强案件阅核、案例研讨、发改案件分析讲评及调研工作,128名法官主动接受同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履职评议,有力促进了审判队伍建设。

编辑:陈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