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德州加速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2025-04-14 09:23  

原标题:

干线持续延展、路网越织越密、航线快速起步——

德州加速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四通八达的京台高速公路德州北枢纽立交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石秀秀 通讯员李新征

作为山东“北大门”、交通运输区域枢纽城市,德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建设,开拓创新、勇于突破,在多个领域走在全省前列、形成全国影响力,形成了一批示范区建设的德州经验。

如今,德州的交通建设迎来新阶段——4月11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建设推进会议召开,我市以最高规格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会议印发《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建设方案(2025-2035)(征求意见稿)》,谋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2025年、“十五五”、“十六五”及远景规划重点项目“三张图”,为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作出德州贡献。

越织越密,高速路网扩容升级

前不久,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迎来新进展——全长1080米的黄河大桥主桥主体工程完成施工。一条条斜拉索牵着桥身,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银色飞虹横贯黄河两岸。目前,梁板预制安装、连续梁施工和转体桥施工等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作为全国首条“六改十二车道”高速公路项目,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备受关注。该工程全长23.9公里,经我市齐河县和济南市槐荫区、市中区。改扩建方案为新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两侧分离加宽,起终点为两侧拼宽,由6车道拼宽为12车道,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大动脉”,在我市境内愈发通达。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前期”的工作要求,今年,我市高位推动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为加速项目推进,我市制定了重点项目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三全”管理流程,精准落实土地、资金、施工环境等关键要素保障。“年内德郓高速实现境内通车、争取全线通车,临武高速建成通车。”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李树东介绍,济南至宁津、庆云至章丘等5条高速将于明年建成通车。

目前,我市境内已形成德上高速、京台高速、京沪高速、济南都市圈环线、滨德高速、青银高速、济聊高速“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568.9公里,居全省第7位。7个高速公路项目完工后,境内高速公路里程预计将突破800公里,建成“七纵六横”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双高速”。

内畅外连,构建城市快速路网

4月13日,行驶在德城区黄庄立交桥至三十里铺大桥北段,道路笔直平坦,车辆通行有序。

黄庄立交桥位于105国道与84省道德州南连接线、516省道的交会处,是市区南部进出城的重要通道。“原黄庄立交桥为不完全互通,与105国道有4个平交口,存在车辆交叉、互相干扰问题,严重影响通行效率,且安全隐患较大。”德州市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东介绍,为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我市将黄庄立交改造工程纳入中心城区城建重点项目,其中黄庄立交桥至三十里铺大桥北段道路提升工程先行启动,并于去年12月建成通车。“目前,黄庄立交桥改造正在加快推进,将于今年底全部贯通。”刘东说。

干线公路是我市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为加快城市路网提质升级,按照提升高等级公路占比、构建内畅外联交通体系的总体布局,我市重点建设“五纵五横四射三连”国省道干线公路网,连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

为提高全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我市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压茬推进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提升、路网结构功能优化、管养机制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市先后建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个,4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德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发展经验做法多次得到省政府相关领导肯定。

目前,全市普通国省干线通车里程达1121.2公里,居全省第9位;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万公里,在全省率先消除国省道“次差路”,县乡公路三级以上公路占比提高至57.8%,建制村通等级公路比例达100%,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100%。

立体通达,为城市蝶变提速

前不久,庆云通用机场项目建设用地获省政府批复,这意味着德州市域内首个A1级通用机场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该项目位于庆云县城南部,规划建设长1200米、宽30米跑道1条,满足通用航空固定翼和旋翼飞机使用要求和运营规范,同时建设停机坪、航站综合楼、机库、航材库等基础设施,主要用于航空低空飞行服务、短途运输、航空物流配送、空中游览、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工农作业、森林防火、飞行培训等方面。

为满足人们对出行更高效、更便捷、更舒适的需求,我市加大“空铁”立体交通网建设。市交通运输局机铁科负责人李琰介绍,庆云通用机场项目建设是我市实施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推进行动的第一步。今年,我市加快推进德州民用运输机场及临邑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将陵城、禹城、乐陵、宁津、齐河、武城、夏津7个通用机场纳入省“十五五”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铁路方面,加快打造山东半岛面向京津冀的高铁枢纽样板,推动津潍高铁庆云段建设;积极推进德商高铁前期手续办理,扎实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德聊城际高铁纳入上级规划。

建机场、通高铁、畅路网……交通势能的跃升,带动了城市蝶变。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连革介绍,重点围绕对接京津冀、省会经济圈交通运输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我市将强势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建设,加快打造对外互联互通、内部高效畅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力争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济南都市圈及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通勤、长三角等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编辑: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