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德州:开局稳定向好 仍需加压奋进

2021-05-08 09:14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1.1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1.1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长18.4%,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6.4%,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呈现‘稳定向好、质效提升、后劲增强’三个特点,实现了良好开局。”在5月7日召开的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市发改委主任王大山说。

开局稳定向好,发展后劲增强

从三次产业看: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4%;小麦播种面积810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夏粮丰收基础比较稳固。工业运行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3%,居全省第7位,两年平均增长11.7%,分别高于全省2.8个、3.8个百分点;33个工业行业大类增长面为87.9%,分别比上年同期、全年扩大51.5个和24.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32.6%,居全省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10.3%。服务业加快回升,实现增加值增长19.6%,两年平均增长5.7%。

质效提升。从运行效益看,1至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4亿元,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2.7%,税收比重74.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3%,增速居全省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5.3%。从动能转换看,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2%和42.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4.4%、16%。从民生保障看,1至4月,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7.6%。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1.19万人,同比增长3.9%,城镇登记失业率2.47%,在控制目标范围内。

后劲增强。从重点项目建设看,一季度投资均超过时序进度。20个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开工17个,完成投资2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5.6%;20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开工18个,13个省“双招双引”签约项目开工9个,10个省补短板项目开工9个,完成投资分别占年度计划的34.1%、30%和33.2%。106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93个,完成投资1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5.9%。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

醒认识到,全市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一季度经济指标的大幅增长,是在去年经济按下“暂停键”的基础上实现的,可比性不是很强,还不能充分体现常态化的运行状况。同时,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压力较大,要素保障制约因素增多,追求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更可持续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单就工业而言,“今年以来,石油、钢材、棉花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各县市区同质化企业聚集,缺乏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短也制约着企业发展。”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说。

“投资增量与结构问题也比较突出。”王大山说,一季度全市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矛盾集中在工业投资上。但同时,传统产业投资路径依赖突出。“当前,省加大了对‘两高’行业的管控力度,新上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煤炭、排放等减量替代制度,压减低端、腾退空间的任务艰巨。我市受煤炭压减限批重大项目10个,个别地方‘两高’项目惯性大,项目谋划转型尤为迫切。”

聚焦发展主业,精准把握重点

二季度是全年的关键节点,全市上下必须精准聚焦发展这个主责主业,对照年度主要预期目标,精准发力做好新型工业化强市、“双招双引”、民生保障等工作,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任务。

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方面,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重量级产业链,抓好10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集中要素资源支持行业领军、龙头、能效领跑者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上要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尽快打通影响项目开工、加快建设、投产达效的难题、堵点。

“双招双引”领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主攻方向,聚焦招商引资“首位工程”不动摇,发挥33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作用,持续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招大引强和高新技术,完善招商工作体制,扩大招商引资成效。

民生保障要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和“四改一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王志冕

编辑:赵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