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桂婷
在德州市德城区北部的北营村,安葬着菲律宾苏禄国的一位国王和他的王妃及两位王子。这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于南京的渤泥国王墓),也是我国唯一的驻有外国王室后裔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
德城区档案局保存的苏禄王墓档案资料,是中菲友谊的重要见证。
使团访华:340多人浩浩荡荡
明成祖登基后,派出庞大使团出访沿海各国,其中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庞大的海上航行。在访问东南亚的过程中,郑和曾派遣使者访问了苏禄。苏禄东王巴都葛叭答刺久慕中华国力强盛、文化博大精深,决定率东、西、峒三大部落首领和官员来华访问。这实际上是对郑和使团访问苏禄的回访。
三王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组成友好使团,“梯山航海,效贡中朝”,远渡重洋,从福建泉州登岸,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受到了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当明成祖得知使团一行已在福建泉州登岸后,便下令沿途地方官员隆重接待,派专使到应天府龙江驿专候,并由皇帝专使、留在应天的礼部尚书和应天府知府等在应天会同馆举行盛大宴会,为使团一行接风洗尘。后由郑和陪同他们北上。
使团到北京后,明成祖在奉天殿款待苏禄国王一行。据《明史》载,三王携带了本国许多珍奇特产,向明帝“进金缕表文,献珍珠、宝石、玳瑁诸物。”朱棣见东王“恭顺特达,聪明温厚”,以宾礼隆重接待。东王感激,请受章服。成祖“封为国王。赐印诰、袭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三王辞归时,朱棣又“各赐玉带一,黄金百两,白金两千,罗锦文绮二百,帛三百,钞万锭,钱二千缗,金绣蟒龙、麒麟衣各一。”并“优加赐责遣官护归”。
苏禄使团在京居留27天,三王辞归,永乐皇帝又派人专程护送。
病逝德州:明成祖亲自撰写悼文
1417年9月13日,到达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东王突患急症,不幸染病殒殁。讣告到京,明成祖深为哀悼,派礼部郎中陈世启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谥曰“恭定”,并为其在德州城北十二连城九江营的西南部择址建陵,明成祖亲自撰写悼文。
在明政府为苏禄东王所写的祭文中,赞誉东王“聪明特达,赋性温厚”。肯定了苏禄东王访华对两国友好关系所做的杰出贡献,“贤德芳名流播后世,与天地相悠久,虽死犹生”,对东王的逝世表达了“不胜痛悼”之情。
为表达对苏禄国东王的哀思,第二年(公元1418年,明永乐十六年),明政府在东王的埋葬地大建陵区,墓前修造了祠庙,树立了“御制苏禄国东王碑”,明成祖朱棣亲自为苏禄东王撰写了碑文。碑文赞誉苏禄东王“聪明特达,超出等伦”。说明苏禄东王访问中国的功绩是“光荣被其家国,庆泽流于后人,名声昭于史册,永世而不磨”。
修筑陵墓:规格相当于明代亲王
明政府为苏禄国东王在德州北郊修建的陵墓,庄严肃穆,巍峨壮观。整个陵墓和明代礼制所规定的亲王陵墓的规格大致相同。
其坟墓南侧有御碑、石人、石马、石羊、石虎、望柱等附属文物。东王下葬后,其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则留在德州守墓3年。
东王墓建成后,明朝皇帝对守墓的东王后裔非常照顾,不仅赐田免税,对守墓的王室家人,由德州官仓给每人每月提供口粮一石,以及布匹、银钞等,还“恩赐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永不起科”。因其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与回族相近,还从山东历城县迁来3户回族居民,夏、马、陈三姓供东王守墓后人役使及通婚。
明宣德年间,在东王墓西南敕造清真寺一座,于安、温二姓各选掌教一人,负责宗教事务,每逢回教大典,掌教长率领温安全体诵经祭墓,成为定例。1424年,明朝政府派人护送王妃葛木宁回国,由于对东王的眷恋,次年她再次返回德州,从此再未离开,与两位王子长期留居德州,直到去世。
195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把苏禄国东王墓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